(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大公園社區(qū)的悅鄰小鋪內(nèi),馬國英為附近的居民裁裁剪剪、縫縫補補。通訊員 方軼欣攝
本報訊(記者 嚴松 通訊員 方軼欣)每周三,63歲的馬國英騎著電動車,從石湖景區(qū)附近,趕到姑蘇區(qū)大公園社區(qū),早上9點準時坐在縫紉機前,開始為周邊的居民義務(wù)縫補衣物。30多分鐘的騎行路程,馬國英堅持了三年多,用一雙巧手,為上百位居民提供修補服務(wù),讓小小的裁縫鋪成為街坊鄰居的休閑空間。
在大公園社區(qū)的悅鄰小鋪內(nèi),一臺蝴蝶牌縫紉機、一臺鎖邊機、一臺掛燙機、滿柜子五顏六色的線和布,組成了馬國英溫馨的縫補點。昨天,記者看到馬國英雙腳踩著腳踏板上下踏動,右手輕輕地撥著輪兒,伴隨著節(jié)奏分明的縫紉機聲,左手微微扯著衣服協(xié)助走線,不一會兒,一條褲子的松緊帶便縫好了。一旁的剪裁臺上,還堆放著七八件等待修補的衣物,等候著縫補衣物的老人們圍著工作臺和正在裁剪衣物的馬國英,有說有笑,場面非常暖心。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老一輩的人常掛在嘴邊的話語,處處體現(xiàn)著儉樸和節(jié)約。”馬國英說,在過去,人們無論是新買的褲腳過長,還是穿舊了的褲腰帶太松,都會走進縫補店。
1980年,在紡織廠工作的馬國英白天帶領(lǐng)女工們加班趕訂單,到了晚上,她還幫街坊鄰居縫補衣物。“白天踩了一天的縫紉機,晚上接著踩,經(jīng)常踩得腳抽筋。”馬國英笑嘻嘻地說。2000年,下崗的馬國英開了一家自己的縫補店,將愛好變成真正的事業(yè)。2021年,因縫補店地址拆遷,馬國英關(guān)掉了縫補店,但對衣服的布料以及縫制的針線手法分類了如指掌的她踏上了公益縫補的道路。
2021年,大公園社區(qū)悅鄰小鋪正式開業(yè),社區(qū)黨委書記蘇家蓉邀請馬國英入駐,在社區(qū)內(nèi)定時提供衣物縫補服務(wù)。作為海棠先鋒志愿者,每周三早上9點至下午3點,馬國英都會來到悅鄰小鋪開展志愿服務(wù),風雨無阻。“有興趣想學習縫紉技術(shù)的居民,我也可以提供教學指導,吸納有縫紉特長的居民朋友們加入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伍。”馬國英說,如今,她的裁縫鋪不僅僅是個便民點,還是街坊鄰居們話家常、聊時事的共享空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