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中交路建”)參與投資建設的貴州甕(安)馬(場坪)鐵路建成通車,標志著全國路網首條采用“PPP模式+自建自營”的地方資源型鐵路正式運營。
甕馬鐵路是貴州省鐵路規(guī)劃網中的一條重要資源開發(fā)鐵路,是我國三大磷化基地之一“甕福”磷化工基地的重要鐵路運輸通道,全線按國鐵I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全長近73公里。待二期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建成后,全線將達219公里,總投資約154億元。
作為參與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最早的企業(yè)之一,中交路建在PPP項目的實際操作方面已有十多年的歷練沉淀。2007年公司將自身的施工優(yōu)勢與資本運作相結合,在中交系統(tǒng)內率先以“BOT+EPC”模式投資建設貴陽至都勻高速公路,開創(chuàng)了國內高速公路行業(yè)PPP投資的先河。
2014年中交路建積極探索以PPP模式參與投資建設甕馬鐵路,為地方鐵路投資提供了新思路。作為貴州首條以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自建自營的地方資源型鐵路,甕馬鐵路創(chuàng)造了多個第一。2016年10月,甕馬鐵路獲評財政部等20部委評選的第三批國家級PPP示范項目。
甕馬鐵路呈南北走向,途徑甕安、福泉,地勢起伏不平,大山林立,施工環(huán)境惡劣。中交路建承建的第三標段地處城鄉(xiāng)結合處,共有橋梁12座,隧道10道,全線有7處與既有高速公路交叉施工,安全風險大,其中銀盞大橋和陸家寨隧道為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銀盞大橋上跨貴甕高速、安江高速,全長410米,結構形式為“連續(xù)T構+簡支梁”。為確保來往車輛安全通行,項目多措并舉,在互通區(qū)搭建了三跨簡支梁式鋼構棚架,在關鍵區(qū)位設置了警示燈、反光錐、減速帶等道路維護輔助設施,確保了建設期間車輛全程不中斷通行。陸家寨隧道是甕馬鐵路最長隧道,全長4430米,隧道出口位于離地面23米的懸崖處。為縮短施工周期,中交路建項目團隊精心策劃,改進原設計通過橫洞進入主洞雙向掘進的施工方案,在出口處搭建了一條跨度為20米的鋼便橋,開挖出600平米的作業(yè)平臺,為隧道雙向開挖奠定了基礎。此舉為項目贏得近40天工期,節(jié)約成本300余萬元。
黔南地區(qū)大部分屬云貴高原喀斯特丘陵地貌,可利用土地資源少,貧困區(qū)集中連片。雖然資源豐富,是全國磷產品重要產地,但困于交通限制,產品很難大量出省外銷。
據中交路建甕馬鐵路三標項目負責人李海港介紹,甕馬鐵路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貨物轉運與現有主干線連接問題,所屬5個站點全部分布于資源集中區(qū),建成后將真正成為一條助力當地磷產品外銷致富的資源型地方鐵路。
甕馬鐵路開通后,甕安縣的磷產品無需再通過汽車運往福泉裝上火車,將大大降低當地磷化工企業(yè)的運輸成本。加之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項目的建設,甕馬鐵路將北與川黔鐵路相連,南與黔桂鐵路相接,南北貫通,直接進入國家鐵路主干線,為黔南地區(qū)人民脫貧致富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記者訾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