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沙洋縣十里鋪鎮(zhèn)驕陽似火,荊荊鐵路主線路基高于地面六七米,上面布滿碎石,一臺紅色的架梁機橫跨30多米的橋墩。
“落梁!”8時38分,湖北鐵投集團荊荊鐵路公司指揮長陳仕猛一聲令下,架梁機“抓”起的一榀長32.6米、寬12.6米、高3.05米的白色“T”型箱梁,以每小時50至70厘米的速度緩慢下落。這個實現我省“市市通高鐵”目標的重點工程,開始澆筑首榀箱梁。
架梁,標志著工序從樁基施工轉為線上作業(yè),是高鐵建設重大節(jié)點。四五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技術人員,個個汗流浹背,緊盯重達850噸的箱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操作室已告別人工,實現“一鍵架梁”,速度、角度等全由智能化系統(tǒng)控制。1小時后,“巨無霸”上的16根支座螺栓精準落入支座墊石預接孔內,前后誤差在2毫米內。
陳仕猛告訴記者,高鐵的一榀箱梁,比高速公路的重一倍,因此架梁需要更精細,用科技創(chuàng)新“兜住”安全和質量,助力荊荊鐵路打造湖北鐵路建設樣板工程。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發(fā)現,每個橋墩和箱梁上都有二維碼,掃一掃能顯示材質、加工流程等信息,質量可追溯。
一榀梁體鋼筋用量近57噸,鋼絲捆扎點有8萬余個,也用“聰明的大腦”出品。在整齊擺放大箱梁的梁場,已配置多套智能化設備系統(tǒng),混凝土升降溫控制系統(tǒng),通過后臺設置或使用手機APP實時控制。鋼筋實現數控化“云加工”,系統(tǒng)自動識別加工尺寸。
工地上還有“看不見”的智能化管理體系,荊荊鐵路引進先進的箱梁運架智慧管理平臺。記者在中控室看到,現場每個工藝、工序盡收眼底,畫面隨時切換,且是三維實景,實時管理現場施工進度、人員、提運架設備,36個視頻監(jiān)控聯結系統(tǒng),采集分析箱梁提運架設備、施工信息。“如發(fā)現架梁有故障,系統(tǒng)能自動亮紅燈報警。”陳仕猛說。
記者了解到,隨著所有標段進場施工,荊荊鐵路按下全線動工的“加速鍵”,今年預計完成投資24.5億元。
荊門至荊州鐵路是湖北省疫后重振新開工的第一個高鐵項目,線路全長77.6公里,荊門境內52公里,項目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新(改)建荊門西站、沙洋西站、荊州站共3座車站,建成后將結束荊門無高鐵歷史,對助力江漢平原經濟發(fā)展、加快建成湖北中部崛起重要戰(zhàn)略支點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戴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