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藝考生讀書不行?請看這位高三生的“雙線作戰(zhàn)”
“丹青女孩”高分進清華
翻開錄取通知書,立體紙藝校門立在眼前。望著“清華園”三字,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中學高三女生喬怡琳有想哭的感覺。昨天,隨著錄取通知書送到,她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2屆新生,離服裝設計師或平面設計師的人生規(guī)劃更近一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在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就讀的藝考生,喬怡琳比別的同學更忙——每個周末,她有整整一天要在畫室;高三第一個學期開學后,她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備戰(zhàn)上海美術聯(lián)考。即便如此,喬怡琳仍在2022上海秋季高考中考出532分,打破人們傳統(tǒng)概念中“藝考生”讀書不好的印象。
挑戰(zhàn)“兩條腿走路”
從浦東六灶小學讀到五三中學,公辦學校并不繁重的學業(yè),讓喬怡琳能將繪畫愛好延續(xù)下去。臨近初中畢業(yè),她覺得美術藝考或許是努力方向,網上瀏覽學校,她被“清華美院”擊中了。
清華對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并不低,這和喬怡琳對自己的期待相符,“我不希望只讀純粹的藝術院校,更希望在綜合性大學汲取養(yǎng)料,更何況是美麗的清華園”。正因為有學業(yè)、專業(yè)“兩條腿走路”的打算,中考前,她自薦報考大境中學并被錄取。
“樹葉光影”的學問
從去年暑假開始備戰(zhàn)當年12月的上海市美術聯(lián)考,到今年4月參加清華??迹俚?月高考……高三這一年,喬怡琳“雙線作戰(zhàn)”,分外辛苦。校教導主任高建人介紹,為助力藝考生沖刺市美術聯(lián)考,學校為他們特批假期,在他們缺課的日子里,老師利用在線平臺幫助他們。
考前集訓,喬怡琳在畫室從早八點一直畫到凌晨一兩點,素描、色彩、速寫,三科輪著來。“有的‘大神’總能把人物神情捕捉得特別準,我就向他們學,別人午休,我就在畫室里面多留一會,多練一會。”喬怡琳說,除了基本功,清華美院更看重考生創(chuàng)作力。練習雖然苦,但樂此不疲。“老師會讓我們去拍日常每個人的不同形態(tài),觀察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留意一天不同時段,樹葉顏色在光影中有何不同?!?/p>
清華??嫉纳暑}要求大家以“立春”為主題創(chuàng)作,喬怡琳便畫了街角小花店。有了平時積累,這并不難。說起當時的畫作,喬怡琳回憶,“因為春天剛來,整個畫面會粉嫩一些。畫葉子時,除了綠色,我會在葉子的受光面加些暖色調,背光面加上一些灰紫色調,產生空間層次變化。”喬怡琳表示,學科學習中積累的學習方法,在繪畫時也能用上,像歷史課的積累,讓自己欣賞名家畫作時更容易產生共鳴。
高三是幅“暖色畫”
下周就要去清華報到,喬怡琳說,她還要完成一幅“高難度”的畫——給媽媽留下一幅清華園速寫?!叭粲靡环嬘涗浉呷?,應該是偏橙黃色調的!”喬怡琳說,即便壓力不小,即便因疫情封控湊不齊畫材差點放棄,但回想起那段時光,畫面仍是暖暖的。那是完成白天緊張學習或者繪畫集訓時,見到的一抹夕陽;也是畫友們積攢的友誼;是父母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為她購買畫材付出的努力;也是老師們默默的鼓勵——6月重返校園后即將面臨歷史等級考,歷史老師除了批改作業(yè),還會給久別校園的她,留下暖心的評語。
本報記者 陸梓華【編輯:唐煒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