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yè)大學教授蓋鈞鎰,從事大豆遺傳育種研究65年,是我國大豆科技界唯一的院士。在一個甲子的歲月里,蓋鈞鎰以“一生擇一事”的執(zhí)著,為中國大豆育種做出了杰出貢獻。在第七個5·30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去看蓋鈞鎰一生奮“豆”的科研人生。
早上喝一杯豆?jié){,是蓋鈞鎰長久以來的習慣。從1953年考入南京農學院起,他就與大豆結下不解之緣。蓋鈞鎰說,他這一輩子其實就干了一件事:努力讓老百姓喝上中國豆子打出的豆?jié){,吃到中國豆子磨出的豆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yè)大學教授蓋鈞鎰說:“大豆涉及到整個民生,以往是民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平時沒有肉吃的,就靠豆腐。目前的大豆涉及到我們整個養(yǎng)殖業(yè)的總體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的肉食靠什么?靠飼料。飼料靠什么?飼料就靠大豆?!?/p>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國,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然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大豆產業(yè)開始與發(fā)達國家拉開差距。1980年到1982年,蓋鈞鎰被公派前往美國進修,在這段時間,蓋鈞鎰尋找著振興中國大豆的辦法。
蓋鈞鎰說:“美國人本來沒有大豆,是中國大豆傳給他們的,一到美國以后,美國許多單位、許多學校跟教授都問你們的資源能不能再給我們一點,我們中國具有豐富的資源,而自己不曉得有多少資源,所以從那以后就下定決心,我回來以后首先要把中國的大豆老底弄清楚?!?/p>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一回國,蓋鈞鎰就開始籌建大豆種質庫,尋找野生大豆隱藏的優(yōu)質基因。在接下來近20年時間,蓋鈞鎰和團隊的腳步踏遍了中國所有大豆產區(qū),一共收集到15000余份大豆地方品種,最終于1998年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種質資源庫,僅次于中國國家種質庫和美國農業(yè)部大豆種質資源庫。
有了種子大數(shù)據(jù)庫的支持,蓋鈞鎰帶領團隊主持或參與育成大豆新品種30余個,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部分地區(qū)推廣5000多萬畝,大豆畝產提高10%。2022年,在蓋鈞鎰的牽頭下,“大力發(fā)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建議被寫入 2022 年中央1號文件并予以實施。這一技術,被蓋鈞鎰寄望為在我國有限耕地資源下,實現(xiàn)大豆增產的重要方法。
蓋鈞鎰說:“在玉米里插種一季大豆,玉米產量可以基本不減少,而增加一季大豆,實驗中間可以實現(xiàn)100公斤就是200斤左右,如果這樣子一算的話,全國6億畝玉米地如果都能擴充一季大豆在里面,6000萬噸可以解決?!?/p>
如今,已是87高齡的蓋鈞鎰仍埋首實驗室、奔走在田間地頭。由他創(chuàng)建的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成為我國大豆遺傳改良理論和技術研究的重要平臺、我國大豆研究領域培養(yǎng)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種業(yè)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的持續(xù)增大,蓋鈞鎰深感大豆振興的歷史機遇已經(jīng)到來。他說只要中國還未實現(xiàn)“大豆自由”,他和團隊奮“豆”的腳步就決不停歇。
蓋鈞鎰說:“做研究的人,是不會有疲勞的時候,總是感覺在繼續(xù)做下去,我們的實踐目標就是,把中國人的大豆營養(yǎng)飯碗端在我們自己手上?!?/p>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蒙 章斌煒 周雷 編輯/劉璐)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