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陳茂松、陳立乾父子,經營著4萬平米的多肉種植苗圃。說起自家的多肉種植史,90后的兒子會概括成一句話: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一路走來,事業(yè)起起伏伏,陳家父子也在不斷求新求變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多肉種植發(fā)展道路?!毒`放在鄉(xiāng)村振興路上的笑臉》系列,一起來了解下老陳家如何通過多肉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談起初識多肉,陳茂松回憶道,多肉種植是從2009年之后開始,之前國內都沒有。老陳還舉了例子:100塊錢一棵從國外引過來,把它繁殖出100棵,就算是賣5塊錢一棵,利潤空間很大,那時候只要有多肉植物到超市就能賣掉。
(資料圖片)
陳立乾告訴記者,2018年的那場大雪,也讓他們家的多肉事業(yè)遭遇了“滅頂之災”,出現大棚倒塌的情況,損失了一千多萬。陳茂松說,當時政府提供了兩個方法,一是針對外面現成的棚子,轉移一部分生產力到其他地區(qū),政府也幫協調原有的用地。第二是提供財政貸款,通過“惠農貸”,讓公司有從頭開始的機會。
陳茂松說,棚子大了,冬天要保溫,夏天要降溫,平時要空氣流通,都要耗大量的電。如果使用光伏板,就能保障全天供電。還可以搞成上中下垂直三層的種植,每畝的經濟價值就提高了。但是,南京地區(qū)可能一個月不下雨,也有可能一個月都在下雨,沒有光照就影響光伏板。后來,陳茂松他們就研發(fā)出芯片,有太陽的時候,余光下來多少會自動感應、自動計算。通過紫外線補光,把光照給補上去,所以保證了植物都能正常生長。
經過8年技術研發(fā),2022年,老陳的補光技術拿到了專利證書。經濟發(fā)展+綠色轉型,老陳家的多肉事業(yè)找到了新賽道。2018年小陳從大學畢業(yè),正式從老爸手里接過了接力棒。
陳立乾說,父母那一輩做傳統銷售,作為年輕人應該發(fā)揮優(yōu)勢,一開始做傳統電商,只是淘寶上鏈接,客戶去購買,2019年開始接觸多肉植物的電商直播。
直播中,小陳也克服了不少困難。小陳說,一開始覺得只要把品種介紹給客戶,然后讓客戶去購買就好了。但后來發(fā)現客戶有很多問題,所以需要知識儲備也要更多一點。自己就會在每次直播之后把問題匯總整理,然后自己再重新學習。
陳茂松坦言,現代農業(yè)不是純粹種起來賣,而是種出來可能通過直播。種植的過程中就已經宣傳了,在掛果的時候顧客看到就已經在準備買了,甚至已經訂出去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供、銷的銷售形式。
陳立乾告訴記者,經歷了這么多,自己也成長了很多,如今老爸拿著他的農具,小陳拿著自己的,父子打算一起奮斗,走進多肉的4.0時代。
未來,他們想把基地做成一個綜合化的基地,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種植、銷售以及休閑農業(yè)旅游,打造成南京的一個熱門景點。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楊雯 李揚 桑雨生 實習/汪鑫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