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快遞收禮是飛來“誘惑”更是“飛來橫禍”
“當時看到快遞,家里人就提醒我,說這東西早晚害了你,可我還是心存僥幸?!鼻安痪茫綎|省東營市某職能部門干部焦某因快遞收禮等違紀問題被處分。在接受審查過程中,他回憶起上述細節(jié),后悔沒能守住紀律底線,拒絕飛來的“誘惑”。(8月18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網絡時代,老百姓在購物網站選購需要的商品,通過快遞到家,已經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讓人氣憤的是,在當前正風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下,一些違規(guī)違紀行為花樣翻新、披上隱形外衣,從“明面”走向“暗線”。在違規(guī)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方面,有的表現為借助快遞物流“隔空”收送禮品(電子禮品卡、提貨券)。比如山東省東營市某職能部門干部常某,就通過快遞給焦某等3名領導干部寄送了價值數千元的購物卡。
一些領導干部,他們對下屬、管理服務對象當面送來的禮品通常是義正詞嚴地拒絕,但對于飛來的“誘惑”,他們卻往往一一笑納,坦然接受。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僥幸之心,他們認為,快遞收送禮,只有“你知我知”,查不出來,收得“更放心”“更大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飛來的“誘惑”作為“四風”隱形變異的形式之一,雖然相比于傳統(tǒng)上門送禮更隱蔽,查處難度更大,但并非無跡可尋。對于心存貪念的官員來說,飛來的“誘惑”完全就會成為“飛來橫禍”,讓他們付出沉重代價。
一些官員對飛來的“誘惑”欣然接受,也和快遞送禮的特殊方式有關。一些官員認為,通過快遞收禮,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容易被發(fā)現。加上有的包裹更是不打招呼就被送到代收點,不收好像說不過去。一些黨員干部或“勉為其難”收下,或“半推半就”笑納,久而久之,就會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管涌”淪為“大塌方”。到時候,官員就成為溫水中的青蛙,被精準“圍獵”,被拖下水。
莫伸手,伸手必被擒。在堅持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的今天,妄想通過走物流快遞、改實物為提貨券或電子碼收送禮物來逃避打擊,那是絕不可能得逞的。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對飛來的“誘惑”保持足夠警惕,自覺拒絕快遞送禮,切莫等飛來的“誘惑”成為“飛來橫禍”,再空悲切。(江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