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的花卉競相綻放,郁郁蔥蔥的樹木搖曳生姿,綠意盎然的草坪美麗如畫……在春日里,一處處公共綠地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休閑游玩,享受明媚春光。
(資料圖)
昨從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獲悉,2020年起無錫全面推進“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今年迎來了考核驗收之年,全市基本形成了功能較為完善的綠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各項創(chuàng)建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評選標準。隨著城市綠化美化不斷升級,一波“綠色福利”正成為市民隨處邂逅的“小確幸”和“微幸福”。
綠色擴容
每年平均新增綠地276公頃
春日的金匱公園生機勃勃,沿著五彩斑斕的園路行走,一片大草坪映入眼簾。微風拂過,翠綠的嫩草像一大塊柔軟的地毯鋪展開來,老人們在悠閑地漫步,小孩們天真活潑地奔跑嬉戲,“零距離”親近自然,盡享休閑時光。這幅和諧的畫面就是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現實圖景,在人間煙火中勾勒出一片休憩田園。
今年,市市政和園林局梳理出第一批城市公園綠地可供開放共享的區(qū)域,共52處,其中市區(qū)32處、江陰15處、宜興5處。市市政和園林局園林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無錫山水資源豐富,“藍綠”基底條件優(yōu)越,太湖、蠡湖、長廣溪、尚賢河、梁塘河、京杭大運河等湖濱綠地空間開闊,市民出游方便。今年無錫申報了全國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城市,一批批“可達可享、全齡友好、功能豐富、設施完善”的綠色空間將開放共享,讓老百姓能走入綠地、走進自然、享受自然。
多年來,無錫一直致力于園林城市建設,通過園林綠化改善城市生態(tài)和人居環(huán)境,相繼被評為“國家生態(tài)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20年起無錫全面推進“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聚焦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tài)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風貌特色功能,統(tǒng)籌開展生態(tài)園林城市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市區(qū)每年平均新增綠地面積約276公頃,公布76塊綠地綠線和10條綠廊的保護范圍。截至目前,形成了功能較為完善的綠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綠地空間布局日趨均衡。
出門進園
200個公園游園四季皆有景
位于梁溪區(qū)古運河畔的南長街游園為這個季節(jié)增添了一抹動人的色彩。從南長街與動力路交叉路口進入,“時光花廊”景觀墻躍然眼前。沿著綠蔭行走,沿線分布有辰光樂園、運河記憶、光亭畫境、錫語錫愿、星云映河等節(jié)點景觀。一條“運河芝士步道”貫穿整個游園,步道上繪有黃埠墩、米市、清名橋、古窯址等運河邊標志性的建筑和橋梁,如同一幅展現運河魅力的繽紛畫卷。“我家就在南長街游園附近,老年人在這里散散步、嘮嘮嗑,帶著孩子活動活動,幸福感滿滿。”每天飯后到家門口附近的游園逛逛,成了清揚康臣小區(qū)居民張老伯的習慣。
逛家門口的小游園,正成為無錫市民生活的新風尚。市市政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無錫以創(chuàng)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為契機,大力推進“美麗無錫”建設,重點推進省政府民生實事“樂享園林”活力空間建設,實現春有繁花似錦、夏有綠樹成蔭、秋有碩果累累、冬有暗香浮動,還有豐富多彩的健身游樂設施,讓更多的錫城市民有了親近自然、健身游憩的好去處。最新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市新改建各類公園游園和口袋公園200多個,建設了一大批百姓喜聞樂見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社區(qū)綠道等高品質綠色開放共享空間,全市公園綠地的均衡性、可達性和便民性得到全面提升。
“隨著城市建設日趨成熟,拓展增量空間的成本和難度越來越高,轉而尋求提升存量空間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向橋下空間挖掘更多‘百姓樂享’之處正成為拓展綠化空間的新途徑?!笔惺姓蛨@林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兩年內,無錫將在《無錫市橋下空間利用設計導則》的指導下,對500多座橋梁的橋下空間進行開發(fā)利用和升級改造,融入運動健身、文化活動、休閑服務等場景。
景觀升級
50多條道路綠化美出新高度
前不久,無錫人熟悉的主干道太湖大道煥新回歸,從百米高噴至廣南立交段長約10公里的道路沿線街景重構,原生態(tài)防護綠地升級為復合型功能綠地,道路空間呈現出集慢行、生態(tài)、景觀、文化為一體的城市道路綜合體。在重要道路口及中、側分帶島頭綠地,彩色地被植物、色葉造型喬木組團,增加了每個路口的辨識度,一條展現無錫地域及空間特色的多維景觀大道美出新高度。
交通干道的形象是折射區(qū)域環(huán)境“顏值”的鏡子。市市政和園林局按照“一路一景觀”的目標,推進城市道路綠化品質提升,三年來先后完成貢湖大道、太湖大道等50多條道路綠化景觀提升項目和內環(huán)高架等40多個立體綠化示范項目建設。行駛在錫城的大街小巷,一座座立體景觀小品和數以萬計的花卉、綠植,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座車水馬龍的城市,還是一座花園城市,隨處能感受城市之美。
“在城市道路原有綠化的基礎上,以秋色樹種、開花喬灌木、花境等,打造具有視覺沖擊力、令人印象深刻的道路景觀。”綠化部門人士介紹,目前,錫城相繼打造了櫻花大道、玉蘭花道、紫薇大道、高架“空中花廊”等景觀道,四季風景都有主題。同時,依托城市慢行系統(tǒng)和河流、濱水等線性空間,推進全市綠道建設和綠道設施完善,近年來先后完成狀元古道、惠山鐵路公園綠道、龍山步道、云林體育公園綠道、 嶂古道、南湖大道綠道等綠道建設約40公里,市區(qū)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6.5%。按計劃,今年還將完成20條道路景觀提升改造,完成20條道路的行道樹補缺和樹穴整治。
行路有蔭
超85%次干道支路建成林蔭路
水清岸綠、行路有蔭,一條條林蔭路的建成讓人盡享生態(tài)之美。作為江蘇省城市示范林蔭路,環(huán)湖路的行道樹以香樟和無患子為主,最老的香樟已有五六十年的樹齡,主干胸徑達50厘米,這得益于當年環(huán)湖路改造時保留下來,經過多年精心維護才形成了如今的盛景。太湖大道(湖濱路-百米高噴)也入選江蘇省城市示范林蔭路,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兩側種植的香樟和欒樹枝繁葉茂,“手牽手”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作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的一項指標,85%以上的城市次干道、支路要建成林蔭路?!鞍凑諛藴?,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綠化覆蓋率達到90%可稱為林蔭路?!笔惺姓蛨@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創(chuàng)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的過程中,在城市公園和居民小區(qū)等地大力推廣林蔭路建設,并針對慢行系統(tǒng)和人行道打造“城市綠廊”。改造道路時盡可能保留原有行道樹,新建道路綠化多選用高大落葉喬木,豐富道路色彩,實現夏有涼蔭、冬透暖陽的效果。
目前,無錫已有近百條林蔭路,老城區(qū)和城南湖畔分布較為集中。其中,梁溪大橋堍和老健康路、石門路和通惠西路的法國梧桐,錢榮路、金石路的香樟都已成規(guī)模。今年還將推進林蔭路和特色景觀路建設,公布一批全市最美林蔭路和特色景觀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