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已有研究的準確性、可信度和結果差異性致使無法得出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確切結論。另一方面阿斯巴甜已經廣泛用于食品和飲料中,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可能對其安全性持不同觀點,從而引發(fā)爭議?!?/p>
近日,“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突然引發(fā)熱議。6月29日,“阿斯巴甜致癌”突然登頂微博熱搜。據(jù)當時媒體報道,阿斯巴甜可能將在7月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宣布為“可能的致癌物”,該消息一經發(fā)布,迅速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最新消息是,7月14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跨政府機構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JECFA)兩大機構將同時發(fā)布相關結論。
(資料圖片)
據(jù)悉,作為最常見的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生產和加工行業(yè),例如無糖可樂、口香糖或者調味乳中都有它的存在。對此,澎湃科技采訪了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研室青年研究員陶靈和青年副研究員李亞琦。
陶靈表示,目前阿斯巴甜是否致癌仍有爭議,需要更多動物和人群研究佐證,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多大劑量的阿斯巴甜會有害。
至于為何此話題會引起爭議,陶靈說:“一方面,已有研究的準確性、可信度和結果差異性致使無法得出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確切結論。另一方面,阿斯巴甜已經廣泛用于食品和飲料中,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可能對其安全性持不同觀點,從而引發(fā)爭議。”
【對話】
澎湃科技:評價某類成分是否致癌的標準是什么?
李亞琦(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研室青年副研究員):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關于評價某類成分是否屬于致癌物的兩大權威組織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以及美國衛(wèi)生及公共服務部主持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PT)。兩大組織通過對已有科學證據(jù)的嚴格審閱和評估,包括基于人群的癌癥研究數(shù)據(jù)(如流行病學研究),基于動物模型的癌癥實驗數(shù)據(jù),癌癥的機制研究等【1, 2】,來制定并更新致癌物清單。以IARC于2019年更新的清單為例,依據(jù)來源于不同研究對象的數(shù)據(jù)及其證據(jù)等級,將物質的致癌屬性劃分為四大類:
1類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成分、混合物、職業(yè)暴露等,其具有充分的基于人群的研究證據(jù)支持,或者充分的基于動物模型的證據(jù)支持和強有力的基于暴露人群的機制研究證據(jù)支持;
2A類致癌物:對人體存在致癌性可能性較高的物質等,這類物質通?;谌巳貉芯康淖C據(jù)有限,但其在動物實驗及機制研究中的證據(jù)較為充分;
2B類致癌物:對人體存在致癌性可能性較低的物質等,與2A類致癌物相似,該類物質于人群研究的證據(jù)有限,且基于動物實驗和機制研究的證據(jù)強度弱于2A類物質;
3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等,其基于人群研究的證據(jù)不足,且實驗證據(jù)表明其作用于動物和人體的機制不同。
澎湃科技:那么阿斯巴甜會致癌嗎?
陶靈(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研室青年研究員):關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擔憂已經存在多年。意大利研究人員在大鼠中首次發(fā)現(xiàn)阿斯巴甜可能會增加某些血液相關癌癥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風險【3, 4】。近期法國的一項10萬人隊列研究表明攝入阿斯巴甜攝入高的人,總癌癥患病率、乳腺癌和與肥胖相關癌癥的風險也較高【5】。然而,另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攝入與癌癥沒有顯著關聯(lián)【6, 7】??傮w而言,目前阿斯巴甜是否致癌仍有爭議,需要更多動物和人群研究佐證。還有一個關鍵研究點是多大劑量的阿斯巴甜會有害。
澎湃科技:有關阿斯巴甜致癌觀點,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陶靈:一方面已有研究的準確性、可信度和結果差異性致使無法得出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確切結論。比如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在人類中的可靠性和適用性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同時人群研究結果差異很大,目前的研究都有諸多缺陷,比如在研究特定癌癥時候,樣本量不夠大,隨訪時間不夠長。另一方面阿斯巴甜已經廣泛用于食品和飲料中,其安全性評估受到了各方關注,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可能對其安全性持不同觀點,從而引發(fā)爭議。
澎湃科技:阿斯巴甜進入人體后會分解出哪些物質?除了致癌,這些物質還會對人體造成其他影響嗎?
陶靈:阿斯巴甜在人體內經代謝后會轉換成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苯丙氨酸是一種氨基酸,存在于富含蛋白質的食品當中,正常飲食攝入不會對人體帶來過多負面影響。但是,患有苯丙酮尿癥、不能攝入苯丙氨酸的患者則需要注意食品中是否含有阿斯巴甜。天冬氨酸也是一種氨基酸,在大腦中起到一定的興奮作用,過量攝入可能會產生神經毒性作用。甲醇在體內進一步代謝為甲酸和甲醛,這兩種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阿斯巴甜中的甲醇含量很低,此劑量通常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毒性影響。
澎湃科技:非糖甜味劑到底是什么?對人體有影響嗎?
陶靈:非糖甜味劑是指不屬于糖類的所有不提供熱量(即非營養(yǎng)性)的甜味劑,包括安賽蜜、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等。非糖類甜味劑不等同于代糖。代糖是更大的概念,它包含非糖甜味劑和可以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性甜味劑如麥芽糖醇、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
5月15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了一份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8】,其中總結了非糖甜味劑對成人(包括孕婦)健康的影響,總體來看,高非糖甜味劑攝入者,常見慢性病風險會增加【9】:
非糖甜味劑對成人(包括孕婦)健康的影響。受訪者供圖
高非糖甜味劑攝入者,常見慢性病風險會增加。受訪者供圖
澎湃科技:“0糖”、“0卡”飲料真的比傳統(tǒng)飲料更健康嗎?
李亞琦:“0糖”和“0卡”飲料通常使用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或天然低熱量甜味劑(如赤蘚糖醇)來替代傳統(tǒng)飲料中的添加糖(如蔗糖),以降低飲料的糖分及能量。因此,對于嘗試控制能量攝入的人來說,這類飲料可能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然而,是否可以說這些飲料比傳統(tǒng)含糖飲料更健康,則需要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就能量攝入而言,過高的能量攝入與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因此,從這個角度看,“0糖”和“0卡”飲料可能有助于降低熱量的攝入。但與之相對,可能人們誤以為喝了“0糖”或“0卡”飲料后,就可以在其他方面多攝入一些能量,這種“補償機制”可能反而造成總能量攝入的增加,從而抵消了選擇“0糖”和“0卡”飲料來控制能量攝入的效果。此外,甜味劑可能會對人體腸道菌群,胰島素反應、食欲以及食物偏好等方面產生影響,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
因此,相比“0糖”、“0卡”飲料與傳統(tǒng)飲料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盡量減少飲料的攝入。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