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認證為北京國標(青島)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文學的賬號,發(fā)布信息稱人販子“梅姨”抓到了。消息一出,迅速登上話題熱搜榜。
知情人介紹,25日晚,被拐兒童家長申軍良接到孫文學的電話,說警方通過人像識別抓到一個人販子,孫文學認為是“梅姨”,“但是不是同一個人還需確認。”
(相關資料圖)
4月26日上午,案件經(jīng)辦單位增城區(qū)警方相關人士回應稱,“在廣西柳州抓到”消息不實,作為經(jīng)辦單位沒有接到“梅姨”落網(wǎng)情況,“誰被抓住我們現(xiàn)在都不知道,有沒有被抓住我們也不知道?!?/p>
為何“梅姨”被抓的消息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度?圍繞著她的謎團不少。
一、“梅姨”是誰?
“梅姨”是誰?“梅姨”因申軍良尋子15年的故事而廣為人知。2016年3月,張維平等5人先后落網(wǎng)。2017年6月,張維平相繼交代出另外8起拐賣兒童案。在張維平的供述中,反復提及“梅姨”,表示9名兒童均通過“梅姨”完成交易。
據(jù)報道,“梅姨”,真實姓名不詳,曾用名潘冬梅,平時以紅娘為生,暗地里還倒賣孩子。
綽號“梅姨”的女子涉及多起拐賣案件,真實姓名不詳,身高1.5米,講粵語,會講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地區(qū)活動。
2019年9月底開始,拐賣兒童案嫌疑人“梅姨”的新畫像在網(wǎng)絡廣泛傳播,不少地方傳出疑似“梅姨”現(xiàn)身。此后,廣東佛山和清遠、浙江金華蘭溪等地警方均對外辟謠稱,暫未發(fā)現(xiàn)“梅姨”。
值得注意的是,“梅姨”至今還沒有落網(wǎng),但她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打拐的一個符號性人物。
二、網(wǎng)傳的“梅姨”畫像都是真的嗎?
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qū)分局曾公布“梅姨”的模擬畫像,向社會征集線索,這是公眾第一次接觸到“梅姨”的畫像。
2019年11月,又一張名為“梅姨”畫像的圖片在網(wǎng)絡流傳。對此,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fā)布平臺辟謠,稱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jù)印證。廣東省公安廳未邀請專家對“梅姨”二次畫像,廣東警方仍在積極開展尋找其余兒童下落。
不過繪制第二張“梅姨”畫像的退休警官林宇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網(wǎng)傳畫像是按照一個與“梅姨”曾同居過兩年老人的講述畫出,老人說相似度達到90%。
在這張畫像面世后,還曾出現(xiàn)一張彩色的“梅姨”畫像,也是根據(jù)這張圖片進行的彩色加工。
三、“梅姨”真的存在嗎?
2019年11月,廣州增城區(qū)分局通報“梅姨”案新進展,表示此類案件因作案隨意性較強、痕跡物證少,且在當年條件下缺乏視頻監(jiān)控等技術,破案解救難度較大。
據(jù)媒體此前披露,多起被拐案中,“梅姨”是重要一環(huán),但至今未落網(wǎng)。
申軍良之子被拐案嫌疑人張維平被公訴機關指控參與拐賣兒童9人;另外4名被告人被指控參與拐賣兒童1人,該兒童就是申軍良的兒子申聰。其中8起均由張維平實施,后來將被拐兒童交給“梅姨”轉賣。
在2021年3月,申聰?shù)?名兒童被拐賣案二審現(xiàn)場,被告人張維平在庭上供述,被拐的孩子都是經(jīng)“梅姨”賣掉的?!啊芬獭钦鎸嵈嬖诘模侵皩Α芬獭漠嬒穸疾幌??!眳⑴c庭審的尋親家屬李樹全、申軍良等人也表示,張維平在庭上確實承認了“梅姨”的存在。
媒體報道,根據(jù)嫌疑人描述,相關專家也給出“梅姨”畫像,但增城警方表示,截至目前,有關“梅姨”的證據(jù)僅為口供,并未有其他實質性的證據(jù)。從這個意義上說,“梅姨”是否真實存在,至今都是待解謎團。
四、“梅姨”身上涉及哪些孩子?
廣州警方查明,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人販子”張維平先后拐賣9名男童,都是通過“梅姨”找到買家。除了一名孩子賣到惠州市惠東縣,其他8名男童均賣到河源市的紫金縣。
這9名孩子是否就是“梅姨”所涉案件的全部被拐兒童,還無從得知。
據(jù)2021年10月媒體報道,截至當時發(fā)稿,在警方的努力下,六名被拐兒童已被找回,而剩余三名被拐兒童的父母,仍在苦苦思念著孩子,期盼早日團聚。
三名沒被找到的孩子分別是鐘彬、歐陽佳豪和劉某。其中鐘彬在一歲多的時候被拐,父母珍存其的唯一一張照片,成為供陌生人辨認的唯一影像。歐陽佳豪在兩歲多時被拐。每年到了孩子生日的時候,其父親歐陽國旗稱會和妻子在家里給孩子準備蛋糕,陷入深深的思念。他后悔當年沒有給孩子多拍些照片,手里僅有孩子小時候的一張坐在童車里的照片,小手握住童車方向盤,炯炯有神的眼睛盯著前方。另一名孩童劉某的信息較少,其母親的證言顯示,兒子劉某左耳上端內側有一個凹下去的小洞,和耳環(huán)洞差不多,但沒有貫穿,在肩后面有一個1cmx0.5cm大的胎記,呈“O”形狀,屁股上也有大片胎記,都是暗青色。
早前報道:
人販子“梅姨”抓到了?律師發(fā)文引全國關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