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靜)口味眾多、各式各樣的粽子最近紛紛出現(xiàn)在大家的飯桌上,那“糖友”們能不能食用粽子呢?相城區(qū)太平街道衛(wèi)生院糖尿病科主治醫(yī)師葛晶介紹,其實正確掌握4個小要點,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健康食粽的。
首先,在吃前,可以問一問,自己血糖控制得好嗎?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GI)>70,屬于高升糖食物,其升糖指數(shù)甚至高于大米飯,所以“糖友”在吃粽子之前先要評估自身的血糖情況。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特別是血糖波動大的時候,建議不要食用粽子,以免血糖進一步升高或波動。其次,問問自己今天的總熱量超標了嗎?“糖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每餐的主食量,適當(dāng)進食粽子,以保證一天攝入的總熱量不變。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淀粉含量高,提供的能量比米飯、饅頭等主食類還要高,進食一個拳頭大小的粽子(約120克),就要少吃一碗(約200克)米飯。
再次,問問自己今天吃得健康嗎?“糖友”可以和家人一起動手包粽子,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原則,適當(dāng)改良制作粽子的食材。
最后,建議“糖友”們在進食粽子后適當(dāng)運動,避免因糯米消化較慢造成的血糖居高不下,同時應(yīng)監(jiān)測餐后2小時血糖。
標簽: 糖友也能健康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