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學生普及燈謎知識?! ∈茉L者供圖
本報記者 王小兵
燈謎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和藝術性,因燈謎制作的基礎是漢字,也被譽為“最中國”。
蘇州不少地方都有猜燈謎過大年的習俗。本期“96466故事蘇州”,我們走進燈謎之鄉(xiāng)平望,去了解燈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龔海波癡迷燈謎的故事。
謎面:中醫(yī)來治病,一言解謎方 謎底:癡迷
36年累計創(chuàng)作2萬多條燈謎
平望燈謎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清晰的傳承譜系、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燈謎文化薪火相傳。2015年,“平望燈謎”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20世紀70年代,龔海波出生在燈謎之鄉(xiāng)平望,受平望燈謎深厚的文化底蘊影響,從小便播下了燈謎的種子。
龔海波小時候寄住在上海,每年春節(jié)回平望老家過年,喜愛燈謎的父親都帶他到平望的文體中心猜燈謎,猜中了可獲得一份小禮物,這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氐缴虾:?,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和浦東文化館“充電”期間,接觸到了一群猜燈謎和制燈謎的謎家,交流過程中,他被博大精深的燈謎深深地吸引著。
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也稱燈謎三要素。燈謎利用漢字的結構變化、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等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別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別解”,別解方顯謎味。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否則稱為“露春”,燈謎忌諱“露春”。龔海波覺得猜燈謎可以活躍思維,更可以拓展知識面,其樂無窮。
讀高二時,龔海波回到平望老家,因為共同的愛好,在一次謎展上認識了全國知名“謎家”陳志強,并拜其為師。在老師的指點下,龔海波開始系統學習燈謎理論知識,并嘗試創(chuàng)作燈謎,但每次老師都說他創(chuàng)作的燈謎“差一點”,于是他就以此創(chuàng)作了人生第一條燈謎——謎面是“差一點猜中”,謎底為“蟲”,意思是“蟲”字差“一”和“點”便是“中”字。
有了第一次的試手,龔海波嘗到了其中的樂趣,從此便迷上了燈謎而一發(fā)不可收拾,走在路上看到路名、店招、廣告詞,到景點游玩,總想著制作一條燈謎。有一次到西山游玩,他便創(chuàng)作了一條燈謎——“晉遷前后”,看似是說人升官,但其實是把“山”和“西”前后遷移,謎底便是“西山”了。
36年來,龔海波累計創(chuàng)作燈謎2萬余條,編印了《平望燈謎》7冊,《平望燈謎社區(qū)教育讀本》《跟我學燈謎》上、下兩冊,《龔老師的燈謎課堂時間》《殊勝文虎》4冊,他也成了享譽平望乃至全國的“謎癡”。
謎面:相遇在天涯海角 謎底:結緣
與《姑蘇晚報》 的不解之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燈謎盛行一時,中央電視臺舉辦過“中華杯”全國燈謎電視大賽,各大報刊都開設了燈謎專欄,龔海波便精心制作燈謎,向各大報刊投稿,他清楚地記得當時一條燈謎稿費5元左右,用來貼補家用非常開心。那時《姑蘇晚報》也開設了“良宵燈謎”欄目,從1994到1999年,他在《姑蘇晚報》刊發(fā)了燈謎作品300多條。
翻開龔海波珍藏的燈謎剪貼本,里邊張貼了龔海波當時向各大報刊所投的燈謎作品,每條燈謎作品都在講述著一個故事,述說著龔海波的一段創(chuàng)作歷程。1994年3月10日,他在《姑蘇晚報》發(fā)表的第一條燈謎作品是:“獨具匠心一燈謎(打蘇州名勝一)”,燈謎也叫“文虎”,扣“虎”字,“匠”的中心是“斤”,“獨”的轉意是“一”,合起來便是“丘”,謎底便是“虎丘”。
在這本剪貼本里,不乏龔海波針對不同年份的新年所創(chuàng)作的燈謎作品,比如1996年2月22日,他在《姑蘇晚報》發(fā)表的燈謎作品是:“新年一到人團聚”(打一《聊齋志異》篇目)。龔海波回憶,當年是鼠年,他便創(chuàng)作了這條燈謎,謎面和謎底都與新年有關。意為“一”與“人”團聚,合起來便是“大”字,“新年”是指1996年為鼠年意為“鼠”,謎底為“大鼠”。
指導群眾猜謎?! ∈茉L者供圖
經過30多年的潛心鉆研和歷練,如今龔海波制作燈謎可謂信手拈來,他說,《姑蘇晚報》經典的燈謎便是“夜半鐘聲到客船”,“夜半鐘聲”意為“晚報”,“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描寫的就是“姑蘇”便猜“姑蘇”?,F場他還為“記者”兩字制作了燈謎:“辭別諸位放己心”,意為把“己”放在“諸”字中間,離合法,改變漢字結構,即猜“記者”。
針對即將到來的虎年新春,不到半小時,龔海波便制作了三條燈謎。“滿臉喜悅迎新年(泊號,3字)”,農歷新年是虎年意為“虎”,謎底為“笑面虎”;“放慢腳步猜燈謎(《水滸傳》故事情節(jié),4字)”,“武”字別解,取腳步的意思,“燈謎”又稱文虎,意為“虎”,謎底為“武松打虎”;“虎韻飛聲祝新年(13筆字)”雙扣謎,“虎韻”意取虎的韻母“u”,“飛聲”意取飛字的聲母“F”,“Fu”謎底為“福”,以表示對新年的美好祝福。
謎面:董國舅受詔 謎底:傳承
為燈謎文化傳承發(fā)展而奔走
“燈謎是民間藝術,雖然傳承了兩千多年,但也面臨著傳承的困境。”龔海波說,燈謎創(chuàng)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它很難用價值來體現,很多人往往為了生活,難以靜下心來“玩燈謎”。
1999年到2008年間,龔海波就因為供銷社改制以及結婚生子等原因,曾淡出過“謎壇”。直到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他決心“復出”,以弘揚燈謎這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2008年,“平望燈謎”被列入吳江非遺項目,同年他有幸被評為“平望燈謎”非遺傳承人。“自從成為第三代‘平望燈謎’傳承人,我就把業(yè)余的時間都放在了燈謎傳承事業(yè)上。”為此,龔海波跑遍平望大街小巷,用燈謎記錄下平望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歷史人物、單位用語等,以燈謎這一傳統文化去宣傳、推廣平望。同時,他參與組織的七屆“平望杯中華燈謎邀請賽”,打響了平望燈謎之鄉(xiāng)的閃亮名片。
參與“平望杯中華燈謎邀請賽”?! ∈茉L者供圖
“目前蘇州謎壇比較活躍的玩家也不足300名,想要把燈謎文化傳承下去,務必要在學校進行普及,讓孩子接好燈謎傳承這一接力棒。”為此,他一直擔任松陵第一中學、吳江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的課外燈謎輔導教師。2017年9月起,他受邀進入平望實驗小學教授燈謎課,并成立了龔海波燈謎工作室。他開發(fā)了燈謎校本課程,四五年級每周上一堂燈謎課,每學期還進行燈謎考核,把成績記錄在學生素質發(fā)展報告書上。5年來,共讓5000多名孩子接觸到了燈謎這一文化瑰寶,并逐漸愛上了燈謎。
“制作和猜射燈謎可以在寓教于樂中幫助孩子打開一扇求知的窗,從而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龔海波說,制作和猜射燈謎都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孩子們一旦對燈謎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靜下心來主動去探索知識的海洋。如今,在平望學習燈謎越來越受到孩子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同。
“我現在是燈謎傳承人,有義務把燈謎這一文化瑰寶發(fā)揚光大。”龔海波說,時代在變,燈謎也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他將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用更開闊的視野去傳承和發(fā)展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