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國好人榜”發(fā)布,陳霞榮登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單
在蘇重獲新生,她將“愛”灑向全國
□蘇報記者 朱雪芬
近日,2021年9月“中國好人榜”發(fā)布,蘇州有一人榮登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她叫陳霞,江蘇蘇州陳霞愛心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作為大陸首例成功接受臺灣同胞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陳霞在康復后積極投身慈善事業(yè),先后牽頭建立抗白血病愛心廚房、陳霞愛心服務站、陳霞愛心義工隊、蘇州陳霞愛心慈善基金會,著力搭建平臺,吸引更多人加入關愛血液病患者的慈善事業(yè)。
勇斗病魔
移植骨髓迎來新生
2000年9月,年僅19歲的陳霞正值青春,一場突如其來的不幸卻向她襲來。她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持續(xù)發(fā)熱、流鼻血等癥狀,經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但是,陳霞沒有屈服,憑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和病魔作斗爭。幸運的是,2001年6月,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奔走下,在海峽對岸的臺灣找到了與她相匹配的骨髓。這是祖國大陸第一例與中國臺灣配對成功的骨髓,也是江蘇首例非血緣關系的骨髓異體移植。多家電視媒體聯手直播了骨髓抽取、運送、移植的愛心接力全過程。臺灣青年捐贈骨髓的仁愛之舉,送髓志愿者的責任之心,社會各界的關愛之情共同托舉起陳霞的新生。
被愛包圍著的陳霞,暗下決心,康復后要把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人。2002年2月,大病初愈的陳霞和新聞媒體一起為徐州一位患病的女孩籌款7萬多元。2003年,身體羸弱的她在全國12省60多個城市的高校做“熱愛生命,關愛生命”主題講座,喚起大家對血液病患者的關注。2006年,她建立“陳霞文化藝術會館”,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時間組織全國各地知名畫家捐贈300余幅字畫,在四川、南京拍得200多萬元,全部用于四川慈善總會籌建愛心學校。
回報社會
愛心廚房傳遞溫暖
重生后的陳霞開啟回報社會的慈善之路。坐落于姑蘇區(qū)雙塔街道的愛心廚房,是這條路上最溫暖的場所之一。
2016年底,陳霞在姑蘇區(qū)祖家橋16號創(chuàng)辦了“陳霞愛心營養(yǎng)廚房”,為血液病患者家屬提供免費做飯場所。這間特殊的愛心廚房僅110平方米左右,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僅一河之隔,十分方便病人家屬往來。整個廚房內部布置得非常用心、規(guī)范,2個爐灶干凈整潔,碗櫥架、書櫥、米面油、生鮮菜、垃圾桶等物品的擺放位置均有標識,這些設施和物資全部免費供血液病患者家屬使用。
陳霞創(chuàng)辦這所抗白血病愛心廚房的想法,也是源自她多年前的親身經歷。血液病患者飲食要求非常嚴格,既要清淡,又要有營養(yǎng)?;疾∑陂g,母親變著法子給自己做營養(yǎng)餐的畫面深深融入了陳霞的記憶。正因這段特殊的經歷,陳霞深知飲食對于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如今,愛心廚房平均每天有20人次免費使用。陳霞說,廚房每天的支出大概在500元左右,這筆費用依靠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由慈善基金會支持。
當被問及愛心廚房具體服務過多少患者家庭時,陳霞說自己并沒有具體統(tǒng)計,但每當她看到有人在廚房里忙忙碌碌,就覺得特別有意義。5年來,愛心廚房鼓勵每個人勇敢地和病魔作斗爭,已然成為許多患者心中“家”的符號。
搭建平臺
黨建引領幫扶患者
多年來,陳霞始終在為幫助血液病等大病患者家庭有尊嚴地生活而奔波,在此過程中,她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卻不可估量。于是她開始搭建平臺,并通過黨建引領擴大影響,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慈善公益隊伍,讓更多患者受益。
2017年,蘇州陳霞愛心服務站和陳霞愛心義工隊在蘇州成立,通過走進醫(yī)院、愛心TV直播、深入走訪家庭、慈善義拍、公益助力籌等方式為血液病患者提供愛心服務。同年,陳霞公益網在陳霞愛心服務站和陳霞愛心TV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綜合面向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等醫(yī)院的血液科患者提供服務上萬人次。2018年10月17日,蘇州陳霞愛心慈善基金會成立。
2019年6月6日,蘇州陳霞愛心慈善基金會黨支部籌建成立,并聯合十余家黨支部結對共建。截至目前,基金會已在全國各地建立愛心站41家,服務患者上萬人次,送出免費愛心面條60000多份,愛心車隊出車360多次,與愛心站為符合條件的2000多名患者進行籌款,聯合愛心藥企愛心購藥優(yōu)惠累積200萬余元,解決了困難患者的部分生活和治療費用。此外,還開展22場名醫(yī)講堂、7場營養(yǎng)廚房活動,與患者家屬分享疾病治療和營養(yǎng)膳食知識,共計859位病患家屬參與線下互動,508.72萬人觀看線上直播,搭建起了醫(yī)患溝通的平臺。
當被問及慈善事業(yè)會持續(xù)多久時,陳霞說:“只要我在一天,就會為患者和他們的家屬提供服務一天,慈善和志愿服務都沒有期限。”
標簽: 在蘇重獲新生,她將“愛”灑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