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學術期刊
英國《自然》雜志
發(fā)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
中國學生曹原位居榜首
《自然》雜志發(fā)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中國95后位居榜首
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fā)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曹原。
曹原發(fā)現(xiàn)了讓石墨烯實現(xiàn)超導的方法,這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傳輸效率,這份雜志將曹原稱作是“石墨烯的駕馭者”。
今年3月5日,《自然》發(fā)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曹原發(fā)現(xiàn)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而他也成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圖片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10”,具體樣式和底紋都會融入當年的科技熱點進行設計,今年的封面圖片明顯指向曹原的成果。
數字“10”中的“0”被處理成一個正六邊形,宛如構成石墨烯的碳環(huán)結構,整個數字“10”則點出了賦予石墨烯超導能力的“魔角”。
天才少年曹原:“我并不特別”
曹原是許多人眼中的天才,2007年,曹原入讀深圳耀華實驗學校,并在此后用了三年時間讀完了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課程,于2010年以高分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年僅14歲。4年后畢業(yè),18歲時前往美國攻讀博士。
在中科大讀書時的曹原。圖自:中科大新創(chuàng)基金會
在《自然》雜志為曹原撰寫的特稿文章中,曹原承認自己的情況并不常見,但說自己并不特別。
曹原的導師和同事是如何評價他的呢?《自然》雜志稱,曹原在麻省理工的導師認為曹原在內心深處是個"修補匠",喜歡把東西拆開重裝。“每次我進他的辦公室,里面都亂糟糟的,桌上堆滿了計算機和自制望遠鏡的零件。”
盡管年紀輕輕、又有些害羞,但同事們都說曹原的堅持不懈體現(xiàn)了他的成熟。有一次,曹原花了六個月時間研究一份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數據,最終卻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實驗設置中的巧合。“他有些沮喪,但他只是擼起袖子繼續(xù)干下去。”他的導師說。
對于自己的“學霸”成長經歷和所取得的成就,曹原保持著平和的心態(tài)。他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工作之余,他會通過天文攝影進行自我調節(jié)。“仰望星空總是能讓我安靜下來。天文攝影涉及包括光學、精密機械、電子電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內的多方面科學技術,折騰這些東西,都是我的興趣。”
曹原的天文攝影作品。圖自:中科大新創(chuàng)基金會
未來的科研生涯將會走向何方,曹原說自己并不知道。曹原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只是說:“對于石墨烯的‘魔角’,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而他的本科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家曾長淦表示,世界各地已經有多所大學向自己的高足拋出了橄欖枝,不僅有博士后的職位,而且還有教職。
“在中國的凝聚態(tài)物理學家中,每個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曾長淦說。
《自然》年度十大科學人物,這些中國科學家曾入選
《自然》評選全球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已是傳統(tǒng)。近年來入選的中國籍科學家并不鮮見。2017年,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榜上有名。
2017年,《自然》雜志報道潘建偉的特稿截圖
《自然》雜志以“量子之父”為題報道了潘建偉。報道開頭這樣寫道:“在中國,有人稱他為‘量子之父’。對于這一稱呼,潘建偉當之無愧。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成為遠距離量子通信技術的領導者。”
2013年,中國禽流感專家陳化蘭入選。陳化蘭的獲選理由是:2013年,為中國應對H7N9禽流感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自然》雜志將她稱為“戰(zhàn)斗在前線的‘流感偵探’”。
2013年《自然》雜志報道陳化蘭的特稿截圖
2012年,青年科學家、時任中國華大基因CEO的王俊上榜?!蹲匀弧冯s志援引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洽奇的評價說,1999年,華大基因支持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而在2012年,華大的基因測序能力,讓其在世界基因測序上的貢獻超出了50%。
2012年,《自然》雜志報道王俊的特稿截圖
網友刷屏點贊:別人家的孩子
對于曹原登上《自然》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網友刷屏點贊:
不少96年的同學也表達了淡淡的憂傷:
還有網友被曹原的優(yōu)秀激勵:
網友的關注點漸漸轉移到了頭發(fā)上...
還有網友留下了一個問題,他有沒有女朋友...
為曹原的優(yōu)秀點個“好看”
標簽: 麻省理工博士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