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讀古詩分享會現(xiàn)場吸引了不少熱心讀者。記者 姜鋒攝
本報訊(記者 姜鋒 實習(xí)生吳思敏)“秋盡江南,問梅邊消息——《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分享會”日前在蘇舉辦。《蘇州雜志》總編輯陶文瑜,著名畫家陳如東、夏回及該書作者潘向黎,以詩與畫為引,和大家分享了各自讀詩歌的感悟。
潘向黎自幼沉浸于古詩詞的藝術(shù)氛圍中,《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是她讀古詩的私人筆記,是一顆心被千年前文字打動所發(fā)出的和聲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中多幅插圖由蘇州畫家陶文瑜、荊歌、陳如冬、夏回等所繪,增添了一份文韻。
在潘向黎看來,讀詩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隱秘“旅行”。“大家都很向往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其實很難做到。我覺得只有讀古詩對我來講是說走就走的。”潘向黎說,累了讀幾首王維的詩,就仿佛把王維請到了家中,“我們倆可以‘說走就走’,一起走進一座空山,走進一片竹林,徜徉在其中。這不僅讓我的精神得以放松,也讓心靈得到滋養(yǎng)。古代通訊很不方便,想像一下即使你在唐朝,你要約見一下李白談何容易?而讀詩,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與那些著名的詩人相遇,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奢華的事。”
她建議,讀詩讀選集就好,不用讀全集,“即使李白、杜甫也有很多一般的作品,前人做的選集已經(jīng)精選了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如果怕有精品遺漏,可以讀幾本不同編者的選集,因為每位編者選的作品未必完全一樣。”
標(biāo)簽: 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