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江蘇省水利廳發(fā)布消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調度運行管理系統(tǒng)工程日前通過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標志著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境內調水工程的40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由調水工程和治污工程兩部分組成。調水工程建設總投資約134億元,分為40個設計單元工程,主要是依托江水北調已形成的9個梯級,通過新建和改建18座泵站、新挖和拓浚約100千米河道,形成運河線和運河西線雙線調水北送格局。治污工程主要是為保障輸水水質,由江蘇自籌約133億資金分兩輪建設,目前也已全部建成投運。
△九級梯度圖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境內工程實施后,新增抽江能力100立方米每秒,達到總抽江500立方米每秒的規(guī)模,可向江蘇、山東和安徽多年平均凈增供水36.01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境內工程自2002年12月27日開工建設以來,江蘇科學制定建設方案,合理安排工期,主要單項工程均按設計工期如期完建,在工程建設、工程管理、科技創(chuàng)新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曾獲水利部“質量最好、投資最省、進度最快”的高度評價。
在工程運行過程中,江蘇堅持新建南水北調工程與既有江水北調工程“統(tǒng)一調度、聯(lián)合運行”,通水以來,嚴格執(zhí)行水利部調水計劃,連續(xù)8年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國家下達的向省外調水任務,累計調水出省超54億立方米,發(fā)揮了顯著工程效益,為改善北方地區(qū)水生態(tài)做出貢獻。同時充分發(fā)揮工程在省內防洪、排澇、抗旱和應急生態(tài)補水等方面作用,在抗御2019年蘇北地區(qū)60年一遇氣象干旱、2020年淮河流域嚴重干旱、2021年超強臺風“煙花”等災害過程中作出積極貢獻,為蘇北蘇中地區(qū)水安全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南水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