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短短數(shù)字,兩千年前,沛縣人劉邦提三尺劍平天下,建立大漢王朝的豪邁圖景如在眼前。
時至今日,漢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核心概念之一,也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煥發(fā)生機活力,國潮漢風的流行熱度不斷攀升。
大漢之源看沛縣,看什么?我們請來了沛縣博物館館長張玉蘭。
大漢之源,一眼,千年!
沛縣,古稱沛澤,位于江蘇省最北部,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xiāng)、漢王朝的發(fā)源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以“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xiāng)”而聞名于世。
五千多年前這里就是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南依九州之一的古徐州,古泗水穿城而過,貫穿全境,歷經(jīng)大彭國、古徐國、古宋國的文化浸潤,更有許由隱居、微子封宋、老子居沛,孔子問道等人文佳話;儒道文化在這里交流、碰撞、融合,深切濡染著后世沛人,戰(zhàn)國紛爭,七雄交兵,成就了英雄才俊豐功偉業(yè),沛人愛學善論、勇猛果敢、敢于擔當,終至迎來滅秦翦楚、建立大漢的漢高祖劉邦和他的沛豐將相團體。沛縣成為大漢之源。
漢文化的磅礴基調,在這里定下!
漢大風歌碑,是漢代以后沛縣人的精神圖騰,也是漢高祖劉邦歸故鄉(xiāng)的實物見證;歌風臺是沛縣的歷史地標和文化符號。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謀反凱旋,繞道回沛,置酒沛宮,邀宴家鄉(xiāng)父老,感慨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歷史事件,將大風歌勒石傳世,把劉邦擊筑唱大風歌的高臺稱為歌風臺。
世事變遷,水患兵燹,大風歌碑歷盡滄桑,字跡漫漶,下三分之一缺失,但那遒勁的筆力,莊嚴秀逸風格,仍是我國古代碑刻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兩千多年以來,歌風臺亦是屢圮屢建。司馬遷、鮑照、文天祥、唐寅等歷代文人騷客從未停止過來沛憑吊漢皇遺跡的腳步;“皇皇圣漢,兆自沛豐......”班固《泗水亭碑銘》流傳千古,柳宗元《沛漢原廟銘》洋洋灑灑;唐、宋、元、明、清題詠歌風碑、歌風臺、泗水亭的詩詞更是多不勝數(shù)。
大風一曲,遺韻千古,漢高祖劉邦建立了長達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影響和推進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族、文字稱漢字、語言稱漢語。
同時也給沛縣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歌風碑、歌風臺、泗水亭、高祖原廟、漢湯沐邑、樊井、琉璃井、呂母冢、五里三諸侯舊址、胡陵城遺址、呂布射戟臺以及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劉邦的歷史故事。
來大漢之源,一定要來她的博物館看看
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璀璨,博物館是璀璨的沉淀。
新建沛縣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建筑面積12737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余平方,四個基本陳列十個展廳,館藏文物共2000余件。
她以獨特的復線展陳模式,構成了展覽的基本框架。用洗煉的陳列語匯,多樣的展品組合,精彩的雕塑、壁畫、場景復原,以及先進的高科技手法,一條線展示著沛縣豐厚的歷史內涵,講好文物故事。
標簽: 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