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防科技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于敏去世后,曾于1999年獲頒“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23名著名科學家,目前僅剩3人健在,他們是: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
少年于敏 “蕩寇平虜,重振河山”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時代的他歷經(jīng)軍閥混戰(zhàn)和抗日戰(zhàn)爭。在那個自視為“亡國奴”的屈辱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里“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的國殤。
于敏性喜安靜,喜歡讀唐詩宋詞和歷史演義。他崇拜諸葛亮運籌帷幄、決戰(zhàn)千里之外的智慧,向往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傾慕岳飛和楊家將的精忠報國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凜然正氣。
少年于敏有一個執(zhí)著的信念:在那個內(nèi)亂外侮的國土上,盡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馳騁沙場,但他相信,總會有諸葛亮、岳飛式的蓋世英雄出現(xiàn),能夠蕩寇平虜,重振河山。
后來,他如愿以償。
央視新聞官方微博 資料圖
28年隱姓埋名 “愿將一生獻宏謀”
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后,于敏被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并取得了中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中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
那段時間,他的夫人孫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沒想到老于是搞這么高級的秘密工作”。
在氫彈突破中,于敏組織攻克實現(xiàn)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形成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帶領科研隊伍完成了核裝置的理論設計,并定型為中國第一代核武器。
1966年12月28日,氫彈原理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lián)和英國之后,第四個掌握氫彈原理和制造技術的國家。
1984年于敏(右)與鄧榢先在核試驗基地。 光明網(wǎng) 資料圖
突破中子彈技術 “不破樓蘭終不還”
20世紀80年代,在原子彈、氫彈等技術相繼突破后,彭桓武、鄧稼先、周光召、黃祖洽、秦元勛等曾經(jīng)共同奮戰(zhàn)在核武器研制一線的骨干相繼離開九院。
于敏也想過離開,但“估計自己走不了”。他知道,第一代熱核武器雖然解決了有無問題,但性能還需提高,必須發(fā)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來,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術和中子彈技術。
那些日子,于敏會常常想起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1984年冬天,于敏在西北高原試驗場進行核武器試驗。他已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站在這嚴寒的高原上了,他曾在這片試驗場休克昏倒,他還記得多年前自己曾在這黃沙大漠中大聲吟誦“不破樓蘭終不還”。
最終,這次試驗很成功,為中國掌握中子彈技術奠定了基礎。
也是在這段時間,他曾與鄧稼先聯(lián)合提出“加快核試驗進程”建議,中央果斷決策,在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前提早規(guī)劃,為中國提升核武器水平發(fā)揮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中國氫彈之父 “贏得生前身后名”
盡管在氫彈研制中居功至偉,但對于別人送來的“氫彈之父”稱呼,于敏并不接受。
“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學、技術、工程于一體的大科學系統(tǒng),需要多種學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他說。
他的一生保持著謙遜。于家客廳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但最后,淡泊寧靜的于敏,也為自己“贏得身前身后名”。
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此前,于敏還曾在1985、1987、1988年三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并于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一個絕密28年的名字,一段鑄核盾衛(wèi)和平一甲子的傳奇。
在于敏73歲那年,他以一首題為《抒懷》的七言律詩總結了自己沉默而又轟烈的一生:
憶昔崢嶸歲月稠,
朋輩同心方案求,
親歷新舊兩時代,
愿將一生獻宏謀;
身為一葉無輕重,
眾志成城鎮(zhèn)賊酋,
喜看中華振興日,
百家爭鳴競風流。
如今,您已如愿“喜看中華振興日”,我們不會忘記,您“愿將一生獻宏謀”。
“氫彈之父”,一路走好!
在世“兩彈一星”元勛(3位)
王希季(1921.7.26-)火箭、衛(wèi)星
孫家棟(1929.4.8-)導彈、衛(wèi)星
周光召(1929.5.15-)原子彈、氫彈
已故“兩彈一星”元勛(20位)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原子彈、氫彈
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衛(wèi)星
郭永懷(1909.4.4-1968.12.5)原子彈、氫彈、導彈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火箭、導彈、衛(wèi)星
錢三強(1913.10.16-1992.6.28)原子彈、氫彈
王大珩(1915.2.26-2011.7.21)衛(wèi)星、原子彈
彭桓武(1915.10.6-2007.2.28)原子彈、氫彈
任新民(1915.12.5-2017.2.12)火箭、導彈、衛(wèi)星
陳芳允(1916.4.23-2000.4.29)衛(wèi)星
黃緯祿(1916.12.18- 2011.11.23)導彈
屠守鍔(1917.12.5-2012.12.15)火箭、導彈
吳自良(1917.12.25-2008.5.24)原子彈
錢 驥(1917.12.27-1983.8.28)衛(wèi)星
程開甲(1918.8.3-2018.11.17)原子彈、氫彈
楊嘉墀(1919.7.16-2006.6.17)衛(wèi)星
陳能寬(1923.5.13-2016.5.27)原子彈、氫彈
姚桐斌(1922.9.3-1968.6.8)導彈、火箭
鄧稼先(1924.6.25-1986.7.29)原子彈、氫彈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原子彈、氫彈
于 敏(1926.8.16-2019.1.16)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