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設計師,為鐵路和列車設計接觸網(wǎng)、支柱跨距、零件荷載、接觸線弛度等,單調的詞匯與繁瑣的計算充斥著他的生活,日復一日,自2003年7月從西南交通大學畢業(yè)來到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15年來,他竭盡全力,無畏前行,從一名專業(yè)并不完全對口的見習生,成長為主管接觸網(wǎng)專業(yè)的院副總工程師,成為中國鐵路電氣化設計領域的青年才俊,他就是新時代鐵路榜樣,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電化電信院副總工程師羅健。(11月15日今日頭條)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羅健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從一名見習生,成長為主管接觸網(wǎng)專業(yè)的院副總工程師,他并非天賦異稟,也沒有自帶主角光環(huán),只是在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用自己的方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把夢想一步步拉近,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昭華易逝,初心不改,為中國鐵路電氣化事業(yè)強大而努力奮斗。作為一個設計者,需要了解學習的知識非常廣泛。只有打牢基礎,牢固掌握基層工作中的很多細節(jié),畫圖時才能心中有數(shù),有依據(jù)、有底氣。學機械的羅健,干的卻是接觸網(wǎng)設計工作,他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在工作中邊干邊學,不懂的就多看多問,利用工作間隙惡補電氣化專業(yè)理論知識……通過加大工作量、參與具體設計等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從一名專業(yè)并不完全對口的見習生成長為主管接觸網(wǎng)專業(yè)的院副總工程師,成為中國鐵路電氣化設計領域的青年才俊?;仡櫫_健的成長歷程,可以說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菜鳥升遷記”勵志大劇;回首往事,那些奮斗的點點滴滴已悄然化作青春的記憶。個中甘苦,羅健深知其味。
“接觸網(wǎng)的價值在于傳遞能量,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擔當。”在15年的工作中,羅健從未掉以輕心。他深知,軌道上空6米,在那“之”字形的網(wǎng)狀結構中,融有他的責任與夢想。眾所周知,中國高鐵是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誕生的,比如高鐵接觸網(wǎng)技術主要源于德國,少部分從日本、法國引進。一些“洋基因”技術不僅容易“水土不服”而且受制于人,“卡脖子”的隱患很大。為將關鍵技術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羅健牽頭組織研發(fā)團隊進行攻關,初步形成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接觸網(wǎng),授權專利22項,不僅打破了外國企業(yè)壟斷,而且提高了中國高鐵技術核心競爭力,更好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動中國鐵路走出去。
拼盡全力,無畏前行,不負韶華不負心,不負青春不負夢。入職15年來,他始終懷惴著詩一樣的美好夢想與追求,用汗水和激情在鐵路電氣化設計領域執(zhí)著耕耘,將美好的青春年華無聲無息地注入一卷卷圖紙中,并最終轉化成一張張凌空架設的接觸網(wǎng),就像為高鐵勾畫出一對對騰飛的翅膀,為奔跑的列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促成了羅健今天的成就與光榮,他在屬于自己的天地間任意飛翔、馳騁,用中流擊水的闖勁,奮發(fā)向上的沖勁,無畏無懼的干勁,將“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鐫刻在青春無悔的鎏金歲月。
如今,中國高鐵成為閃耀世界的國家名片,我國建成世界上最現(xiàn)代化的鐵路網(wǎng)和最發(fā)達的高鐵網(wǎng)。無數(shù)像羅健一樣的鐵路人把青春灑在鐵路發(fā)展建設中,他們扎根崗位,甘當螺絲釘,把個人成長之路與民族國家復興之路結合起來,以奮斗展現(xiàn)鐵路人的姿態(tài),在平凡中鑄就不平凡。就像承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承載中國人民美好生活新向往的“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正滿懷信心、全速駛向新時代的又一個春天。(李桂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