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吳1
——話說蘇州之一
我楚狂人
(資料圖)
蘇州不是這一方土地最早的名字,隋朝才有了蘇州的名字,沿用至今。最早,這一方土地掛上鉤的地名是“吳”。泰伯建國,稱“勾吳”,從此這方土地便一直被叫做“吳”,即使叫做“蘇州”的一千多年,蘇州還是“吳”。
一、“吳”的由來
在泰伯定國名“勾吳”之前,這里是沒有正式地址名的,史書上稱為“荊蠻”。司馬遷的《史記·吳泰伯世家》這樣說:“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饹荊蠻,文身斷發(fā),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饹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馀家,立為吳太伯。”
那么,為什么泰伯要命名“勾吳”呢?
“吳”,在中國古文字中就是一條魚的圖形。因此只要與“魚”有關(guān)都可能是“吳”。江南在泰伯南奔之前,并沒有“吳”的稱號,是泰伯命名他的新國家叫做“勾吳”。因此,泰伯奔吳指奔江南有點不合情理。事實上,古人都說泰伯奔江南,稱之為投身“荊蠻”。
那么,還有地方先于現(xiàn)在蘇州這塊地方稱“吳”嗎?有。
西鎮(zhèn)吳山坐落于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也就是說與周人的定居地周原相近。吳山,曾有岳山、千山、吳岳之稱,是上古吳帝后裔太岳部族與吳回部族發(fā)祥之地,也是我國祭祀?yún)堑?、黃帝最早的祭祀地。周天子認(rèn)為這是吳山護佑之功,便將其封為西岳。吳山山勢巍峨,群峰排空,山高林密。南北長約13公里,東西寬約9公里,最高海拔2096米。
從周原到吳山,近在咫尺。但是,山高林密,是隱居的好地方。所以后世學(xué)人認(rèn)為“泰伯奔吳”是躲進(jìn)吳山。我看是合理的。
《韓詩外傳》卷十:“太王亶父,有子曰太伯、仲雍、季歷。歷有子曰昌,太伯知太王賢昌,而欲季為后也。太伯去之吳。太王將死謂曰:‘我死,汝往,讓兩兄,彼即不來,汝有義而安?!跛^,季之吳,告伯仲,伯仲從季而歸。群臣從伯之立季,季又讓,伯謂仲曰:‘今群臣欲我立季,季又讓,何以處之?’仲曰:‘刑有所謂矣,要于扶微者,可以立季?!舅炝⒍B(yǎng)文王,文王果受命而王?!?/p>
這樣看起來,太王亶父與季歷都是能找到泰伯的,距離并不很遠(yuǎn)。這樣,就只能理解“奔吳”是隱居今日寶雞境內(nèi)的吳山,而“饹荊蠻”是后來的事情。
那么,泰伯定國名為“勾吳”是不是有懷舊的意思呢?這我們就不知道了。好在這里是魚米之鄉(xiāng),用一條魚來作為地名,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老蘇州的語音,“魚”和“吳”是完全同音的,都念“eng”。
原作者:我楚狂人
原鏈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fcd5e5e0102yjbs.html
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博客作者,如有異議請及時聯(lián)系新浪客服。本賬號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