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戶力平
辭舊迎新,京城又開通兩條軌道交通線路,即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段,由此使北京地鐵線路總長突破700公里。
(資料圖)
說起新線路的站名淵源,多有趣聞。
16號線換乘 北晚新視覺供圖萬泉河橋站:萬泉河為乾隆皇帝所命名
萬泉河橋站位于海淀區(qū)偏東南部,據(jù)1992年《北京市海淀區(qū)地名志》載:萬泉河“源出本區(qū)萬泉莊西平原中,這一帶在歷史上有泉群分布,匯集諸泉而成溪,故稱萬泉河,又稱巴溝。屬溫榆河水系,為清河支流,本世紀50年代以來,泉水斷流,于1983年西引京密引水渠水成為此河新水源?!?/p>
“萬泉河”之名為清代乾隆皇帝所命名,此前,萬泉河無名,稱之為“水”,或云“大河”?!叭f泉”一名始見乾隆八年(1743年),弘歷詩云:“萬泉十里水云鄉(xiāng),蘭若閑尋趁曉涼”“萬泉十里接西湖(今頤和園昆明湖),兩度舟行憂喜殊。”乾隆還疏浚萬泉河,“萬泉久湮塞,甲申歲始命疏浚,即其地開水田,今春復加墾辟?!奔咨隇榍《拍辏?764年)。在疏浚河道的同時,還開辟了水田。到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春又加以墾治,由此使萬泉河之水得到有效利用。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兵犯萬泉河,嘉木珍林成為焦炭。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馬踏萬泉河,兩岸稼穡遭蹂躪,園林飛閣再受涂炭。1984年對萬泉河故道進行治理,主要功能是汛期泄洪和風景觀賞。
2000年在西北四環(huán)路與萬泉河路交會處興建了一座互通式立交橋,因跨越萬泉河及萬泉河路,故名“萬泉河橋”。
萬泉河橋站 北晚新視覺供圖蘇州街站:因清代仿姑蘇街市而建得名【暫緩開通】
蘇州街站位于海淀區(qū)東南部,開通后可與10號線換乘。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歷以“省方問俗,考察官方戎政,閱視河工海防,了解民間疾苦”為由,“奉母游巡江南”。皇太后時年已六旬,是第一次去江南,大開眼界,回宮后仍念及江南的景色。據(jù)清朝宗室大臣、史學家昭梿所著《嘯亭雜錄》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以為圣母祝賀七十大壽為由,仿照江南街景,從萬壽寺開始一直往北到海淀鎮(zhèn)、暢春園沿線,大興土木,建成了一條長達數(shù)里的蘇式商業(yè)街,名為“買賣街”,俗稱“蘇州街”?!敖珠L三里許,肆宇櫛比,錯落有致。五步一樂亭,十步一劇臺”,各種商店均仿蘇州樣式,并從姑蘇城里選派商人在此經(jīng)營,喧鬧的街景商鋪、熙熙喃喃的吳儂軟語,使人好像置身于蘇州街頭。
嘉慶五年(1800年),仁宗嫌其街“靡費擾民,乃罷除之”。嘉慶末年(1820年),每屆萬壽寺廟會之期,許多鄉(xiāng)民在蘇州街自由設(shè)市。
1860年蘇州街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民國時因長期失修而破敗不堪,直到1949年以后才對路面和兩側(cè)的店鋪進行修繕。1983年和1984年修建西北三環(huán)路和萬泉河路時,各占其部分路段,其余之南北兩段仍以“蘇州街”而稱。
蘇州橋站:因橋梁架于蘇州街之上得名
蘇州橋站位于海淀區(qū)東南部,此地實為三義廟,因歷史上建有三義廟得地名。
據(jù)《海淀鎮(zhèn)尋故》載:三義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萬歷三年(1575年)八月重修并立碑,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此重建,正殿供奉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配殿供奉觀音菩薩和釋迦牟尼像。清末因年久失修,廟已破敗,故光緒年間莊親王載勛出資捐助修復。
清代該廟香火旺盛,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莊親王支持義和團的滅洋活動,由他捐資修復的三義廟便成了拳民集結(jié)活動的據(jù)點。慈禧太后對莊親王的舉動大為不滿,下令賜其自盡,三義廟由此被冷落下來。民國后期,該廟已很破舊。1958年,該廟成為海淀人民公社萬泉莊大隊部。1966年,三義廟突然失火,被燒得只剩下了殘垣斷壁。1967年有關(guān)部門在此征地,三義廟被徹底拆除,附近開辟了三義廟大街,并興建了居民區(qū),而三義廟舊址建起了三義廟小學,其位置在今天的蘇州橋東北部,今已不存。附近今有三義廟路、三義廟社區(qū)。
蘇州橋建成于1994年,由于與萬壽寺橋、為公橋相距較近,且三環(huán)路西北處原有三義廟,建設(shè)之初三橋總稱“三義廟橋”,建成后因該橋處于歷史上的蘇州街中部,故定名為“蘇州橋”。
萬壽寺站:因明神宗之母李太后所建寺院得名
萬壽寺站位于海淀區(qū)南部,長河北岸,緊鄰西三環(huán)路。
萬壽寺始建于明朝,稱“聚瑟寺”。萬歷五年(1577年),朱翊鈞之母李太后出資而建,改名“萬壽寺”,主要用做藏經(jīng)卷。后經(jīng)板、經(jīng)卷移至番經(jīng)廠和漢經(jīng)廠,萬壽寺便成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宮。清代幾次擴建,西路于乾隆年間改為行宮。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二十六年(1761年),弘歷曾兩次在這里為其母祝壽。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重修萬壽寺行宮,在西跨院增修了千佛閣和梳妝樓,形成最后格局。此后慈禧往來于頤和園與紫禁城之間,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故有“小寧壽宮”之稱。
北洋時期,萬壽寺曾作為兵營、療養(yǎng)院,1920年將該寺行宮出租給陸軍部。1934年前后,前部曾辟為東北難民子弟學校。1937年4月因電線短路,部分建筑被焚毀,此后香火漸斷,寺院佛殿中的造像除大雄寶殿之外,分別于1958年和1967年前后被遷往他處或拆毀。
人民公社時期,萬壽寺前半部分建筑曾為四季青公社萬壽寺大隊使用。1984年文物部門接收該寺的中路,并進行大規(guī)模修繕。1985年辟為北京藝術(shù)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站:因緊鄰國家圖書館得名
國家圖書館站位于海淀區(qū)東南部,可與4號、9號線換乘。因地處白石橋北側(cè),初設(shè)站時稱“白石橋站”。
白石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橫跨高梁河(長河),因所使用的石料為白色,時稱“小白石橋”,明代重建后稱“白石橋”,清代改建為單孔、米黃色花崗巖砌筑的梯形石橋。
1982年在古橋西側(cè)又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梯形跨河公路橋,兩橋“合二為一”。1998年改擴建白石橋路時,拆除了舊石橋的護欄,在擴展后的兩側(cè)修建了白色的新欄桿。1909年清政府批準籌建“京師圖書館”,選址于西城文津街。1916年,教育部要求凡在內(nèi)務(wù)部立案的出版圖書均交京師圖書館庋藏(收存)。1949年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87年在白石橋西北側(cè)建成新館,并確定為國家級圖書館,1998年更名為“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站 北晚新視覺供圖二里溝站:因歷史上有二里溝渠得名【暫緩開通】
二里溝站于海淀區(qū)和西城區(qū)交界的車公莊西路與三里河路交會處,開通后可與6號線換乘。
此站因東南側(cè)為百萬莊,初設(shè)站時稱“百萬莊站”,后因緊鄰歷史上的二里溝村改稱“二里溝站”。
二里溝曾是海淀區(qū)東南部的聚落,因早年間有一道南北向,二里多長的土溝而得名。明《宛署雜記》云:“自阜成門二里曰夫營,又一里曰二里溝。”清《宛平縣志》稱:“興教寺在二里溝”。民國時此地多為墳地,附近僅有十幾戶人家。20世紀50年代以后逐漸開發(fā)建成居民區(qū),并建成二里溝路,今屬甘家口街道轄域。
早年間這一帶為阜成門與西直門外之間的一大片荒地,城里人死了,多抬出城門后就近埋葬在這片亂葬崗子里。日久天長,墳頭越來越多,被俗稱為“百萬墳”。大約在清道光年間,有白姓逃荒者在此定居,遂成聚落,因“百萬墳”之名不雅而改稱“白莊子”,也稱“百莊子”,民國時改稱“百萬莊”。1942年出版的《北平四郊詳圖》上已有“百萬莊”標注。
甘家口站:因清代總督甘文焜葬于此得名
甘家口站位于海淀區(qū)與西城區(qū)交界的阜成路,“甘家口”之名始見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宸垣識略》:“報恩寺在甘家口”?!锻V》載“甘文焜賜葬西直門外斗府閘(今廣源閘)閘東?!币蚯宕袝饰臒j葬于萬壽寺村東南而得名“甘家墳”,多年后在墓地旁有一個南北、東西交叉的路口而改稱“甘家口”。
據(jù)《清史稿·甘文焜列傳》載:甘文焜,字炳如,漢軍正藍旗人,清初將領(lǐng),祖籍豐城(今屬江西),后遷至盛京(今沈陽),石匣副將甘應(yīng)魁之子。歷任直隸巡撫,云貴總督??滴跄觊g,先后平定凱里、臻剖等苗部??滴跏辏?683年),吳三桂反叛,云貴諸將多附叛軍,甘文焜死不從叛,十二月自殺??滴醵辏?684年),吳三桂余黨被朝廷大軍蕩平。巡撫于成龍等上奏朝廷,同意由甘文焜長子、次子從鎮(zhèn)遠護送其父棺槨至京城。朝廷念其忠勇無畏,舍生取義,追認甘文焜為兵部尚書,后葬于西直門外塋地。
清光緒年間,甘文焜墳塋尚存,附近已成聚落,且有南北、東西兩條大道在附近交匯。1958年屬海淀區(qū)玉淵潭公社的一部分。此后這一帶被逐漸開發(fā)建設(shè)。1963年成立甘家口街道。
甘家口站 北晚新視覺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