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蘇州之行往往都會第一時間關(guān)注到蘇州園林,平江路山塘街再或者是建筑極其特色的蘇州博物館等常規(guī)的網(wǎng)紅景點。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蘇州來說,這里的景色絕非僅僅只是剛才提到的這幾個景點,這里還藏著眾多的名勝古跡。
如果說到蘇州最具特色的古跡,那么中國唯一一個水陸并聯(lián)的古城門盤門景區(qū)就算是其中的一個。翻開蘇州的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曾經(jīng)這里有著眾多的古城門,但是后來隨著開發(fā)和建設(shè)的因素,蘇州拆除了不少古城墻和城門,如今僅留下了盤、胥門、金門以及一小部分的古城墻。在這些城門和城墻遺跡中,又以盤門景區(qū)保存最為完好。
自古以來蘇州就是極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在水路盛行時期,地處大運河畔的蘇州順勢成為當時著名的城市,繁華程度一點也不亞于曾經(jīng)的洛陽,西安等城市。
除了用于通行之外,盤門更大的作用則是為了防御外敵,因此如今我們看到的盤門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雄壯。水陸雙門并列,陸門和水門還都是兩道,形成了陸甕城和水甕城,如果說甕城有著甕中捉鱉的作用,那么盤門相當于有了雙重的抵御作用,可以更好的讓蘇州城堅不可摧,也難怪盤門有著“雄威甲于諸樓”的美譽。
如此陸門和水門的特色景觀,讓盤門看起來格外有趣,陸甕城是個長方形的天井,長40米寬30米,水甕城同樣是一個長方形的結(jié)構(gòu),長30米寬5米。城墻高約8米,陡峭而又險峻,并在在城墻上還可以看到狹道上有絞石關(guān),用絞盤提升、關(guān)閉城閘門,形成了一個“請君入甕”的小要塞。
顯然可曾經(jīng)的氣勢恢宏相比,如今的古城門到處攀附著綠色植物,看起來充滿著濃濃的蒼涼感。不過當我站在城墻之上的時候,依然還是可以感受到當年蘇州城的繁華以及秀美。尤其是放眼望過去吳門橋與水關(guān)橋相伴,一圓一方一高一矮,交相輝映。重建于140年前的吳門橋,為一座圓弧單孔石拱橋,橋洞看起來格外的巨大,一眼看到就覺得很有氣勢。
其實,不算大的盤門景區(qū)里一共藏著兩個中國重點文保單位,其中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盤門城樓墻,另一個就是在景區(qū)大門口的瑞光塔。早前在蘇州博物館旅行的時候,就對于瑞光寺塔有著莫名的喜歡,那些從塔中出土的佛塔五代銅質(zhì)大金涂塔,北宋時期的真珠舍利寶幢,唐代的黑漆嵌螺鈿經(jīng)箱等等古物,都見證了瑞光塔的歷史。
如今的瑞光寺塔是一個整體呈現(xiàn)出八面七層的磚木結(jié)構(gòu)閣樓式塔,塔身高約44米,是北宋時期的遺存,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不論是外觀,腰檐、門道、磚斗拱抑或是青石須彌座,瑞光寺塔都呈現(xiàn)出宋代雕刻的精湛技藝。即便是不懂建筑的旅行者,依然會覺得很美。
欣賞瑞光寺塔最佳的地方就是在站在麗景湖旁,此刻可以看到瑞光塔在水中的倒影,或虛或?qū)嵒蛏罨驕\,尤其是日落時分,這種景致看起來總有一種“碧波夕照”的感覺。
這就是蘇州一處相對小眾的旅行地,卻藏著自然和人文雙重景致的盤門景區(qū),如今通過修復和改建,成為了蘇州城內(nèi)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