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26日,《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發(fā)布,引發(fā)網(wǎng)友廣泛關注。從“乙類甲管”到“乙類乙管”,老百姓在個人防護上應該注意什么?哪些人還需要做核酸檢測和抗原?老年人感染后需要關注什么?央視新聞采訪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做進一步解讀。
我國的法定傳染病分為幾類?是根據(jù)什么標準來劃分的?
李侗曾介紹,根據(jù)傳染病的暴發(fā)和流行情況,以及它的危害情況,法定傳染病在我們國家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傳染病有2種,鼠疫和霍亂;乙類傳染病大家比較熟悉的像艾滋病、狂犬病、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這些都屬于丙類傳染病。
“乙類乙管”后,老百姓的個人防護還必要嗎?
李侗曾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原來的“乙類甲管”變成了“乙類乙管”,從防控措施上不需要再集中隔離,也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也不要求大家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了,但是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注意社交距離,注意咳嗽禮儀等措施對于防護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還是應該堅持下去,因為畢竟新冠病毒傳染性還是非常強的,對于一些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他們仍然是有危重癥風險的,所以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
這期間老年人一旦感染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李侗曾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株有隱匿性,老年人在感染第一周的時候,癥狀可能不重,不像年輕人那樣高燒,可能只是一個低燒,等到不發(fā)燒了,可能很多人覺得沒問題了。實際上老年人的肺炎可能在病程的四五天才開始,到第六七天的時候才比較嚴重。所以一定要對家里的老人多關心,多照顧,觀察他們的癥狀,一旦出現(xiàn)憋氣、胸悶等反應,趕緊帶老人去醫(yī)院就診。
“乙類乙管”后,哪些人群還需要核酸抗原?
在《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中,要求調整人群檢測策略,社區(qū)居民根據(jù)需要“愿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方案》也同時介紹了需要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的人群和場景。
李侗曾舉例,對于一些特定人群,比如醫(yī)療機構內遇到發(fā)熱、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要鑒別原因對癥治療時,可能就需要做核酸抗原去確認。像養(yǎng)老院、社會福利機構里很多是脆弱人群,對于這些人群以及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而在一些重點機構進行核酸抗原檢測,也可以減少病毒感染的突然沖擊。